大家好,我是枫香。1998年,一位在故宫维修的维修工,在勘测地面的时候,发现在太和殿的地砖很奇怪,随后维修工将此事通报给了故宫的相关负责人,很快专家们闻讯赶来,发现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!更诡异的是,专家们发现,在故宫住过的24位皇帝都没有提及过此事。按理说应该会有相关的记载才对,那么这其中到底都藏着哪些秘密呢?
诡异的15层地砖
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故宫雇佣了一位维修工去修缮太和殿下水道的堵塞问题,这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维修工作,没想到李师傅却在工作中发现了异常。他发现太和殿下铺设的地砖很是奇怪,他找了半天竟然无从下手,坚硬的地砖根本撬不开,根据多年的维修经验,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,除非和地砖相连的不是泥土,使出浑身解数这地砖依然岿然不动后,李师傅决定放弃这次工作,并把这件事告诉了相关负责人。负责人也是新官上任,况且也不是考古专业出身,哪里懂得这些,便开始求助专家团队。专家得知此事后也讶异不已,积极组织团队到现场去考古勘测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可谓是让在场的各位瞠目结舌。
展开剩余84%随着团队撬开一层又一层的地砖后,心中的阴霾也越来越重,这些地砖好像永远撬不完一样,直到最后一层地砖被撬起时,漏出了下面的泥土,专家们才长舒了一口气,庆幸无休止的循环终于迎来了结束。据说这些地砖一共有15层!好家伙!明朝的皇帝是疯了还是怎么的?铺这么多层地砖干吗?这么劳民伤财、大费周章的铺地砖,这些皇帝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吗?欸,还别说,还真有被迫害妄想症。要知道皇帝本就是个高危职业,古代的皇帝不仅要防被儿子和亲戚篡位,还要防被刺客暗杀。前有训练有素的御林军,后有文武双全的锦衣卫,他们的任务之一,就是要保障皇帝的人身安全。
故宫的高墙也好,太和殿铺设的14层夸张地砖也罢,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刺客的刺杀。而且太和殿这个地方,是皇家举行大型典礼的重要场所,皇帝的登基和婚礼都要在这里举办,而且这些重要的日子都是定好而昭告天下的,图谋不轨的人很容易就能得知消息。在平常偌大的皇宫,皇帝的行踪难以寻觅,大大降低了刺客成功刺杀的概率。但是这样重大的日子,对刺客来说可谓是天赐良机,为了防止这种大场面下会有刺客来捣乱,太和殿在建造的时候,朱棣就下令要把地砖大大加厚,目的就是让那些试图挖地道进入皇宫的刺客死了这条心。这是一个极少人才知道的秘密,因为在这些地砖全部铺设完成后,据说朱棣便把那些知情的匠人们杀了,因为这些人熟悉工程的建造,更熟悉要用什么办法才能通过。
朱棣的疑心病
在古代选地讲究风水,越是重要的建筑越是要看风水,因为古人相信,一个地方的风水似乎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运气,甚至改变一个家族的运气,而对于皇帝们来说,风水也许能保自己的朝代尽可能的延续。据说这故宫是龙脉之地,每逢大雨发生水灾百姓流离失所之时,故宫却从来都没有被洪水蹂躏过。加上王权神授的光辉镀金,很快便被传得神乎其神,有人说故宫下面似乎困有九条龙,故宫的灾难就是它们解除的,这是只有皇家才能享受的殊荣。当然,生活在唯物社会,我们自然不会这样认为。专家推断,这15层地砖也许不是为了,防止刺客挖地道潜入故宫的,而是故宫玄妙的排水系统。
其实,故宫从建立到现在,一批又一批的考古队都没有发现,故宫的排水系统到底在哪里?是怎么运作的?但可以肯定的是,故宫能够躲过一次次的大雨洪灾,绝对不是侥幸这么简单,我们都知道,古代中国的匠人技术可谓是先进到玄妙,连预测地震的地动仪,航海用的指南针都可以造得出来,区排水系统更是不在话下。只是匠人们遵守着技艺家族传承,只传男不传女,加上近代日本的带来的战争,大量古籍在战火中被摧毁,我们对古人的工艺,也就无从考究得那么全面。但这15层地砖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,新的视角来审视故宫的排水系统。除去这两个猜测以外,这些地砖本身也是很值得考究的。那么这些地砖又是什么材质的呢?
其实故宫地上所铺设的地砖,并不是普通的地砖,它们的坚硬程度要比普通的地砖高得多,而且其造价也贵得离谱,《马可波罗游记》曾记载“中国皇帝的皇宫是用黄金做房顶,金砖铺地”。当然,这里的金砖指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金子,众所周知,黄金虽然有很高的可塑性,但本身的坚硬程度并不高,用作铺地砖的话效果并不理想,还不如用钻石的原石——金刚石来铺呢,所以,这里是马可波罗夸张化了。在后续的分析研究报告中,专家们指出,制作这些地砖的材料,很有可能是来自苏州的陆慕。陆慕在明清时期,是很多皇帝封赐的御用砖窑,专门为皇室烧制地砖。
这个地方的土壤土质细腻黏性高,据说用手搓可以搓得很长而不断,其他地方的土很少拥有这种特质。《天工开物》又有提到“烧制金砖的手艺,最关键的基础是练泥。”一共29道工序,需要经过700多天的时间,严格的程序把控烧制出来的地砖质量,合格的却没有几块,100块中能出20块合格的,金砖就可以称得上是幸运了。能够进入皇宫的“金砖”,其厚度大,坚硬如铁,不仅如此,它吸水性强的特质,在夏季可谓是天然的“小冰窖”。欸,看到这里的观众可能敏锐地发现了,“吸水性强”?莫非正是地砖的吸水性才保障故宫600米不淹的?非也,非也,其实地砖能够起到的控水作用十分有限,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要靠故宫本身的排水系统。
这些地砖只是为控水起到了,微乎其微锦上添花的作用,它的用途应该更偏向于,夏季保持故宫内的温度凉爽。下面我们回到正题,这15层地砖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?枫香个人认为这些15层地砖可能和朱棣的,个人经历和性格有关。朱棣的皇帝位置,是谋权篡位自己侄子朱允炆得来的。朱允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削藩政策,动了藩王朱棣的利益蛋糕,朱棣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发动政变,推翻朱允炆自己做皇帝。但其实枫香个人觉得,朱棣之所以这么做可能还有一个,想要自己登基当皇帝的野心。
在这样两股动力的驱使下,他推翻了朱允炆,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朱允炆杀掉,可能是出于担心害怕朱允炆卷土重来,也可能是出于对人性深深地不信任,毕竟权利和皇位都能,让父子成仇手足相残,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。所以,他的疑心病让他处处防范,不惜劳民伤财在太和殿,铺设15层坚硬的地砖,让刺客无处可寻,但更多的应该是寻求一种,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吧。至于为什么后来在故宫生活过的,25位皇帝都没有提起这件事,各位观众朋友认为太和殿铺设15层地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?
欢迎留言一起讨论,好了,本期文章就是这样,欢迎观看枫香说,记得点赞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!
发布于:天津市